食品机械设备网2月11日讯:近些年,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肉类市场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健康生活、动物保护、环保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去年开始,人造肉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的产品。未来,蛋白植物肉产品将成为该领域内发展较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与此同时,大豆蛋白制备工艺和设备也受到了市场关注。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人造肉”大多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大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含有丰富营养。“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十分相似,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我国大豆蛋白产业发展的新领域。
在我国,大豆深加工历史悠久,相关豆类食品有豆腐、腐竹、豆皮等。可以看出,国内大豆深加工产业链较为完善,有利于“人造肉”产业的发展。目前,大豆蛋白分离提纯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也会对“人造肉”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现如今,应用于大豆蛋白分离提纯的新技术包括了碱提酸沉技术、超滤分离纯化技术等等。其中碱提酸沉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分离提纯方法,虽然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但仍有不少缺陷需要改进,例如耗酸耗碱量大、废水处理费用高、产品收率低等等。
为了减少这些问题产生,超滤分离纯化技术在大豆蛋白制备中逐渐得到应用。超滤分离纯化技术又称膜分离技术,它是根据大豆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形状及膜与大豆蛋白的适应性来选择膜材料和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从而对大豆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
与碱提酸沉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简单、造价低等优势。在大豆蛋白的分离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变,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损失,节约能源。并且由于膜分离技术能够在常温下进行操作,不会对大豆蛋白内的热敏性物质产生破坏,能更好地保留大豆蛋白中的营养物质。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膜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膜分离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据了解,现在膜分离产业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膜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是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同时,仿生膜、高效电解质膜、分子识别型膜的研发也在不断突破。
此外,减少或解决膜污染也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膜污染是指料液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由于与膜之间存在物理化学作用而在膜表面及膜孔中沉积,使膜孔堵塞或变小,膜阻增大,膜的渗透速率下降的现象。对此,相关企业则可侧重采用错流模式运行或开发多样化的膜材料及膜组件。 现在,不少食品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多品类“人造肉”的探索,为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在大豆蛋白制备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膜分离等新技术的创新研发为大豆蛋白带来了更高效、更环保的制备工艺,有望进一步推动“人造肉”产业的发展。